中华传奇一条龙(中华一条龙歌曲)

admin 2021-01-06 传奇手游 95 ℃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正文

1985年,《四川日报》上的一篇《长歌祭壮士》让全国人民在一夕之间知道了“尧茂书”这个名字,他的事迹同样在国内引起哗然舆论。

文中,尧茂书被称为“壮士”,这样的名号也被人们广泛认可。

乐山有一位小伙,写信到《四川日报》,他说尧茂书是“天地一壮士,骑龙制鲸人”,还借用舒婷的诗句说“走入禁区,也许——就在那里牺性,留下歪歪斜斜的脚印,给后来者,签署通行证。”

尧茂书的事迹感人至深,以至于当时在《四川工人报》供职的多位编辑联名上书,要为他求一份荣誉。

与长江的羁绊

尧茂书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乐山人,是新中国建国后诞生的新一代。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算好,初中毕业后在当地一家印刷厂当照相制版工人。

由于频繁接触到相片,尧茂书浸入了摄影的海洋。他聪明好学,为了照出好相片,又向“高人”取经。

就这样,年纪轻轻的尧茂书被调到了西南交大当电教室摄影员,在工作之余,他还要四处采风,拍摄祖国的大好河山。

去过的地方多了,产出的相片也逐渐变好。尧茂书拍出的相片被业内的权威杂志《中国摄影》作为封面;一张展现出九寨沟绮丽景色的作品《解冻》更是登上了国际影展的舞台。

可以说,尧茂书已经有小名气,中国铁道出版社应聘他为特约摄影记者,而他的摄影作品也大多被报社录用。

尧茂书与长江结缘不是偶然。由于自己是摄影师,平时会接触到大量的山水摄影图像和影像,尧茂书很早就激发了对长江的兴趣。

在家乡乐山的南边,长江逶迤而过,与他近在咫尺。在很小的时候,尧茂书就已经有过对长江的幻想。

他望着看不见源头的长江,第一次问父亲:“这水从哪里来的?流到哪里去?”

父亲回答说:“这水从很远的雪山上来,流到蓝蓝的东海去。古老的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条龙啊!”

尧茂书听后,思索片刻,对父亲说:“我长大了,要沿江走到东海去,从龙头走到龙尾。”

在1979年,尧茂书首次冒出了“漂流长江”的想法,他看到一本国家考察队拍摄的《长江》画册上的照片,里面展示出长江雄壮而美丽,但有关其源头的就只有几张黑白色的旧照,这让尧茂书感到非常遗憾。

同年,他又看到了一本《美国国家地理》,里面讲了一位日本探险家漂流亚马逊河的传奇故事,让尧茂书十分震撼。既然“长江自古无人漂”,那这个历史就由他来创造。

这一年的夏天,尧茂书从峨眉山回到乐山,邀请自己的哥哥一起去北京游玩。

单纯的哥哥并未做他想,直到两人到达北京,他才意识到弟弟别有所图:“到了北京后,茂书才告诉我他准备漂长江,要去国家体委办手续。他受日本探险家植村植已漂流亚马逊河创造了世界纪录的启发,也想尝试漂流长江。”

家里人很反对尧茂书的计划,长辈认为他是心血来潮,是在瞎胡闹。但哥哥尧茂钧感受得到自家弟弟的强烈决心。多年后,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评价说:“他决定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探险漂流,本是探险家们的事,尧茂书乃一介书生,一无体力,二无人力。尧茂书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很清楚,但他总是不甘心,在写给三哥尧茂江的信里,他说了一句“日本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尧茂书的首要任务,是了解怎么在长江上漂流,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他并非狂妄自负的青年,为了摸清楚长江沿途的气候,尧茂书阅读和研究了上百种有关长江水文、地理、气象方面的资料, 整理出从长江源头到渡口市沿江寺庙及藏民游牧点的详细图表。

他还买来了运动员们遗弃的破旧橡皮筏,将其终日泡在水库里,努力学习橡皮筏驾驶技术。

1983年,尧茂书自费来到长江源头地区进行考察,在那里他体验到了反复无常的天气和能让气温瞬间骤降的冷气流。

1984年的除夕,在这个本该和家人们欢聚一堂的日子,尧茂书没有回家,而是出现在了金沙江虎跳峡。他牵着马爬上峡畔,丈量这里的漂流条件。

他在大渡河、岷江和金沙江等河里多次试漂,划坏了6条橡皮筏,试漂里程高达2000多公里。为了探寻长江源头的确切所在,他还专门拜访了当时中国首个徒步考察长江全程的专家杨联康。

尧茂书一边训练自己的技术,一边抽空去北京,向上级部门报告自己的漂流长江计划。尧茂书很希望上级部门能帮自己找到一起漂流的伙伴,但4次报告提交下来,他的希望都落空了。

见劝服不了尧茂书,他的家人为其筹集了7000元作为路费。尧茂书奔走多方,凭借自己多年来积攒下的些许影响力,也获得了一些社会上的支持。

上海潜水设备厂为他提供了最好的保温救生衣;重庆长江橡胶厂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为他设计、制造两艘橡皮船;峨眉电影厂向他提供一台电影摄影机。

乐山科艺音像公司为他提供两部性能优良的相机,还借给他7000元。在种种条件的催化下,尧茂书将漂流时间确定为 1985年的8月底至 10月底。

做漂流第一人

此时,美国探险家肯 · 沃伦将带领小队在8月漂流长江。这条消息传来,立刻引起了尧茂书的注意。

身为一个热血青年,这样的消息唤起了他强烈地反对:“长江是中国的,征服长江的第一人应该是炎黄子孙!我决不能步外国人的后尘!”就这样,尧茂书长江漂流的计划被迫提前了。

在出发的前一天,父子三人一起坐在桌上吃饭。当晚家里人做了尧茂书最爱吃的红烧肉,他一边吃着,一边和父亲说着告别的话。

突然间,他说不下去了,声音越发哽咽,他跪在父亲膝前,开始嚎啕大哭……

由于尧茂书需要携带的行李太多,以他的一己之力很难拿到长江源头处。三哥尧茂江向单位请了假,和弟弟一道,经过千里迢迢的跋涉,来到了孕育着长江第一股涓流的姜根迪如冰川。

“长江的源头水浅汊多。特制的橡皮筏在水深5米时才能漂起来, 我们只得在冰水里推着橡皮筏前进。一个月下来, 两人掉了10多斤肉。”尧茂江回忆说。

当他看到自家弟弟一股脑扑倒在冰盖上,用通红的耳朵倾听躲藏在冰川下面的细细流水声时,他又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多少年了,想不到我这一辈子真的到了长江源头!”尧茂书激动地大叫,同时他也没有忘记拍摄的事情。

在寒风中,尧茂书哈出热气,不停地对着冰川按着相机快门。他取出国旗,把它用力插在冰川之上。接着,他拿出5枚西南交通大学校友会校徽,放在了旗杆旁。

金属的校徽一经太阳的照射,立刻反射出迷人的、金灿灿的光芒。尧茂书抓紧时间,又用16毫米的电影机摄下了这一切。

6月20日,尧茂书的“龙的传人号”橡皮筏正式从江源下水。长江源头处的水流涓细,最宽的距离也不过10里。

尧茂书兄弟顶着寒风暴雪,在橡皮筏多次搁浅后,才找到了纳钦曲这条正源;几天后,帮助带路的藏民也纷纷离去了。

兄弟俩渐入无人之境,其间的棕熊野狼时不时出来吓人一跳,他们只好一路赶着时间、就着天光,拼命向前路划去。

6月24日,兄弟俩到达了第一个终点——沱沱河的下游。连日以来的赶路,让他们狼狈不堪。一路上,因为缺乏维生素,又遭受毒辣紫外线的照射,兄弟两人的脸颊和嘴巴几次脱皮溃烂。

此时哥哥尧茂江的假期已满,必须回去上班了。他带着尧茂书第一批的漂流成果——18 本彩色电视胶片和几十个胶卷,与弟弟依依惜别。

7月3日,尧茂书的船行至通天河,两岸高山渐起,他就此进入了高原上第一个峡谷——“烟瘴挂”。此地江水汹涌,似是要把尧茂书和橡皮筏一同扑倒在江水里。

7月6日,尧茂书在他的日记本上写到:“在船上选好角度,拍了照。只听前面水声大吼,吃惊不小。匆忙系好机子,躲也来不及,只见波浪排山倒海向我压来…… 我奋力划桨,越过浪峰,又陷进浪谷,一个几米高的飞浪对着船首劈来,我心想‘坏了!’波浪涌进船舱里,将我一身打湿,舱中积满了水。我拼命划桨,全身神经集于一念:‘翻过浪’。”

尧茂书一鼓作气,使出万分力气,划过了无数个弯道,终于冲出了这个要“吃人”的峡谷。这一天,也被他称为是“最惊险的一天”。

7月15日,尧茂书漂流到了通天河的下游七渡口外的一处。当时,藏民们正进行祭神活动,他们突然看见一个身穿红衣的人从江上飘来,大喜过望。

藏民们把尧茂书当作是显灵的活佛,对他顶礼膜拜,还将他迎至扎西寺中。当寺中喇嘛得知了漂流的前因后果之后,为尧茂书念了消灾经,将他送回江边。

7月16日,“龙的传人号”抵达了四川、西藏和青海三省的交界处直门达,再往下走便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金沙江。

在这里,他受到了当地居民们热烈的欢迎。短暂休整了几天后,于7月23日,尧茂书再度出发,准备征服金沙江。

由于之前已经有许多在金沙江试漂的经验,尧茂书对自己接下来的旅途并不是很担心。他拍摄了通天河周围景色的照片后,和藏民朋友们做了告别,当即出发。

快中午时,尧茂书到达了三堆河口,这里水流湍急、暗礁密布,并且是金沙江的入口。好在有经验的照拂,尧茂书有惊无险渡过了这段急水。

谁知,尧茂书这一去,再无消息。7月24日,直门达下游几十公里的相果村村民发现了一艘红色橡皮筏倒扣于江中一块巨石上。

他们将橡皮筏拉上岸后,发现里面藏着猎枪、相机和日记本等物品。种种迹象显示,这船正是“龙的传人号”,但它的主人已经不见踪影。

“自今天到四川省金沙江后,两岸山岭高矗入云,植被很好,只是两岸二十——三十米内,都是大型岩石,故江中浪花激发,水流湍急,江面宽约四十至六十米。”

这是尧茂书在7月23日时写在日记本里的话,也是他留给人们的关于长江的最后的描述。此后,这位“出身未捷身先死”的摄影师就永远地停留在了湍急的金沙江底。

长江漂流之争

时至今日,人们对尧茂书漂流长江讨论得最多的是值不值。很多人质疑他只身漂流长江, 仅仅是源于自己的一时兴起,是草率。

他为了和美国人争夺“首漂”的名号,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在许多人眼里不是爱国,而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尧茂书在决定去漂流以前,已经是有所成就的摄影师了。他一边在大学里上班,一边又为报社提供摄影作品。

在拍摄作品的时候,就算没有九死一生,也肯定是知道山川大河的险峻所在。这样的人,真的会凭着一时的争强好胜,做下毫不顾忌自己生命的事情吗?

事实上,对尧茂书的举动产生质疑的,不止是现代人;尧茂书出发的那天,到场为他送行的同事寥寥无几,更多的人认为他是“不务正业”、“出风头”。

有人甚至问道:“长江江面又平又宽,需要漂吗?需要送吗?”从古至今,但凡是这样的事情,总不乏质疑者,他们会本能地认为别人所作的一切都是“做秀”。

正如尧茂书的哥哥尧茂钧所说:“不会有人拿生命去‘出风头’,茂书是经过长期科学准备才出发的。”

历史发展至此,总是呈现出一个规律:每当遇到重大转折点时,必须要用新思想使之突破,而青年总是扮演着这样一个“突破者”的角色。

毛泽东曾说:“青年是整个社会中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

尧茂书就是这样的青年,他有着高超的摄影技术,本可以平安在大学里度过自己的一生,拿稳定的工资。但他没有安于现状,当听闻美国人可能捷足先登,成为“漂流长江第一人”时,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国家。

1985年,改革开放还不满十年。在这段时间里,外国人进入了中国,资本进入了中国;中国人民借着“改革开放”这股东风,逐渐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但纵使一个国家可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也很难在短短几年间转变人们的固有观念。这时的中国人,还缺乏现代化的心理、思想和态度。

学者朱钦芦认为,现代人应该具备“四有”的基本特征,即“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胸怀,具有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有敢于拼搏竞争的勇气,有现代文化科学武装起来的智能。”

尧茂书不堪碌碌无为,直面挑战的表现,符合了所谓“现代人”的定义。

尧茂书的漂流,实质上反映出了一种对旧思想的冲击。在古代,人们最多的是奉行“父母在,不远游”的宗旨,这不仅是因为古代交通不便,实现长途旅行非常困难;还因为中国人从骨子里就重“孝道”,“远游”暗含了一种对身生父母的摈弃之感。

结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探险,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这片新大陆;郑和七次下西洋,开辟了亚非海上航线;夜郎闭关锁国,才会在西汉使者来访时,有“汉孰与我大?”一问。

然而,探险的结果往往是未知的,就如同探险的过程跌宕起伏,险象环生。

那些令人着迷的、未知的终点,加上敢于承担风险的大无畏精神,以及成功征服自然以后带来的巨大愉悦感,让从古至今的许多人前赴后继踏上探险的道路。

尧茂书在长江的漂流,无异于是一种勇敢的探险。这是对旧时代旧思想的挑战,在那时,鲜有人敢于征服长江,所以他站了出来。

有人批评尧茂书,说他的行为是一种激进的冒险主义。但人们往往忽略:科学研究本就是从一次次失败到一次次在不完备的科学条件下进行实验;再发展到现在,大家有着完备的科学实验条件和防护手段。

在对待条件不完备的科学实验时,单纯指责其为冒险主义,大加斥责,因噎废食,实在有失偏颇。

当然,另一种批评尧茂书漂流的说法是:他的长江漂流只是一种个人行为,与集体无关。说这种话的人,往往把个人行为视作集体行为的对立面,仿佛人只要不是为了集体,就是在为个人。

身为现代化的公民,广泛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我们,应当辩证看待这其中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人,无法摆脱社会而存在;而人在社会中所做的一切,也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

平心而论,在当时的条件下,尧茂书想要做到一呼百应是很困难的,更别说要找到几十个与其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漂流,还要搞定所有参与者的所需物资。

在过去,为了国家的发展,人们总是下意识地压抑个体的力量,而强调集体的存在,这并没有错。

但是,当国家经济形势转好,国家提倡个体表达自己性格的时候,就算尧茂书的漂流真的只是一种“个人行为”,也不该受到谴责。

尧茂书漂流事件,首先是一种爱国行为,一种大无畏的探险行为,其次才是一种与美国人“争强好胜”的“个人行为”。

尧茂书漂流的初心,本就是为了向人们展现长江的源头所在和壮丽之美,以及长江沿路的巍峨景象和人文风光。

他的事迹一经报道,激起了不止一个中国人的热血内心,“龙的传人,难道只有一个尧茂书?”看来,在最初,人们对尧茂书是赞同的,是敬佩的。

发展到今天,尽管尧茂书的名字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去,但提起他的事迹,人们依然争论不休。

我们很难下定论,尧茂书匆忙做下漂流的决定,还将其称为“最后的伟大征服”,这其中有没有赌气的成分。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以身殉国”已经足够悲壮,如果再给他按上“狭隘的民族主义”之名,未免有不近人情之嫌。

江河漂流本就是世所罕见,单枪匹马只为“长江漂流”就更令人咂舌了。尧茂书敢为人先,敢做“漂流长江第一人”本就付诸了巨大的勇气。

他顶着重重压力,没有在可畏的人言面前倒下,而是倒在了滔滔的金沙江水里。他是令人钦佩的,他的所作所为堪称壮举。

谁能面对“不尽长江滚滚来”而面不改色?谁能不顾严寒的天气、极端的气候去完成自己的漂流之行?爱命惜命是人之常情,现代人做事前总是三思而后行,也学会了及时止损。

但是大家应当理解,尧茂书之行的源头是朴实的爱国情怀,它不是坐在咖啡厅里的惬意,也不是高尔夫球场上的潇洒,它是赤裸裸的、活生生的,更是不会被磨灭的。

本文TAG: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传奇手游发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