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前线解放1944_钢铁前线解放1944弹药秘籍

admin 2019-12-27 手游排行榜 106 ℃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正文

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7月,苏军攻占了纳尔瓦,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 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战的战场。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这一战斗已持续了七百多年,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双方裹挟其中,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到了9月,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出爱沙尼亚。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红军中的叶沙尼亚(俄罗斯化的爱沙尼亚人)士兵也亲眼见证了,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黑、白三色旗,于德军撤离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赫尔曼塔悬挂了四天之后,终于在9月22日被苏联的红旗所取代……

爱沙尼亚,很少有国人知道他在欧洲版图的那个地方,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真正独立于1991年苏联解体。上一次独立还是在一次世界大战后。 爱沙尼亚共和国是北欧波罗的海三国之一。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很小,对于中国人来说。 历史上的爱沙尼亚,一直被北欧各国轮番统治。一战之后他终于第一次独立了。1920年2月2日与爱沙尼亚签署《塔尔图和约》, 苏维埃承认了他的独立。  1941年6月14日,爱沙尼亚再一次被苏联吞并,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是为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刚过一个星期,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3个星期后即占领了爱沙尼亚全境。  爱沙尼亚人视德国军队为“解放者”,并与其展开合作,在武装党卫队中还成立了一个爱沙尼亚师。1944年9月德军从爱沙尼亚撤退时,苏联再度占领爱沙尼亚。  本片诉说的就是1944年爱沙尼亚人和德国并肩作战抗苏的战争。在爱沙尼亚人的眼中,俄罗斯人才是真正的侵略者。  被占领后的爱沙尼亚人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组建了流亡政府,该政府一直延续到1992年,直到苏联解体再次独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爱沙尼亚损失了22万人,相当于战前人口的1/5,有8万人流亡到西欧。  二战后爱沙尼亚遭到苏联的强烈报复。苏联红军轰炸了塔林和纳尔瓦等城市,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苏联重新占领爱沙尼亚后还进行了大规模的逮捕和处决。反抗苏联占领的爱沙尼亚游击队“森林兄弟”一直战斗到1948年,最后一名游击队员在1978年才被逮捕。  历史原来就是如此,这让我又想到了苏芬战争

2015年2月8日,作为爱沙尼亚与德国联合制作的电影,《1944》首先在德国首都柏林公映。2月20日,《1944》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公映。8月25日,《1944》在芬兰公映。二战时期,德国与芬兰都是苏联的敌对国。电影首先公映的国家和时间顺序,也微妙地反映了爱沙尼亚对苏联的态度。

对处于强国夹缝中的爱沙尼亚人来说,《1944》无疑唤起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感。仅影片公映的周末,爱沙尼亚的观影人数就达到了19030人次。影片上映的首个星期,爱沙尼亚的观影人数已经达到了44879人次,使之成为了爱沙尼亚历史上最卖座的电影。对人口总数只有138万的爱沙尼亚来说,这已经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在此之前,能吸引超过10万名爱沙尼亚观众去电影院的电影只有6部,分别为《冰河世纪2》《冰河世纪3》《冰河世纪4》《怪物史莱克3》《加勒比海盗2》与《坚如磐石》。其中,只有导演纽格南于2002年执导的《坚如磐石》,亦称《雪茫攻防战》,是爱沙尼亚国产电影。其反映了1918年—1920年的独立战争时期,爱沙尼亚抗击苏俄入侵的历史。当时,这部电影吸引了168113人次的观众,是《1944》之前爱沙尼亚最受欢迎的国产电影。

尽管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但电影仍然在部分细节之处,表达了“宁予德国,不予苏联”的倾向。在“政治正确”的问题上,似乎显得有些“不和谐”。这与爱沙尼亚人曲折而屈辱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5000年前,爱沙尼亚人的祖先来到了今天的波罗的海地区。在基因上,爱沙尼亚人与邻近的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更接近,但爱沙尼亚语与同为芬兰—乌戈尔语的芬兰语更相似。爱沙尼亚人先后被维京、丹麦、神圣罗马帝国、瑞典等民族和国家统治。1710年,沙皇俄国取得了爱沙尼亚的统治权,从而开始了对爱沙尼亚长达200年的占领。在此期间,爱沙尼亚人的民族意识也开始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德军的进攻之下,俄军节节败退。“十月革命”的爆发,也使沙皇俄国无暇顾及爱沙尼亚。1918年2月,爱沙尼亚的德裔居民进行起义,引导德军进驻,并宣布独立。随后,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将爱沙尼亚割让给德国。11月,随着德国向协约国投降,苏俄趁机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向爱沙尼亚发起进攻。在英国皇家海军、德国“自由军”与波罗的海国家志愿者的支援下,爱沙尼亚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1920年2月2日,在《塔尔图和约》中,苏俄不得不承认了爱沙尼亚的独立。

然而,弱国无外交,任何条约都是可以撕毁的。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了换取入侵波兰时,苏联能够不干涉并进行协同行动,德国出卖了爱沙尼亚的利益。苏联强迫爱沙尼亚接受了不平等条约,获取了驻军和使用其港口的权利。1940年6月16日,苏军入侵爱沙尼亚。7月,爱沙尼亚成为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在一年之内,苏联政府逮捕了爱沙尼亚8000多名军政人员,其中2200人被处死,其余被送往集中营。同时,苏联还将10000名爱沙尼亚人驱逐出境。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在斯大林的命令之下,苏军强征了爱沙尼亚55000多人入伍,并在爱沙尼亚实行“焦土”政策,杀死了大量平民。波罗的海国家抵抗组织“森林兄弟”的游击队奋起反抗,重创了苏军第8集团军。德军第18集团军攻入爱沙尼亚后,爱沙尼亚人将其视为“解放者”,并配合德军作战,将苏军彻底逐出了爱沙尼亚。不过,爱沙尼亚人很快就发现,“老虎”刚走,“狼”就来了。希特勒并不会给爱沙尼亚人渴望已久的独立,德军对爱沙尼亚的统治同样严酷,不仅大肆掠夺资源,还屠杀当地的犹太人。

随着德军势如破竹的进攻,不少爱沙尼亚人深入苏联纵深,担任占领与安保任务,甚至作为步兵直接在前线参战。1942年8月,德军最高统帅部计划将爱沙尼亚人编入德国党卫军,但遭到了爱沙尼亚人的反对。作为妥协,德军承诺爱沙尼亚党卫军的士兵、士官和绝大多数的军官,都将由爱沙尼亚人担任。1942年冬,德军以此成立了党卫军第1“纳尔瓦”装甲掷弹兵营。1943年4月,德军成立了党卫军第3爱沙尼亚志愿步兵旅。

1944年1月23日,转战东线并损失惨重后,德国党卫军第3爱沙尼亚志愿步兵旅返回爱沙尼亚,改编为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志愿步兵师。此时,苏军已经赢得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反攻的兵力一路杀向爱沙尼亚。5月26日,在收编了由爱沙尼亚志愿兵组成的芬兰第200步兵团后,其改编为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在电影《1944》中,德军阵营中的男主角卡尔·塔米克就隶属于这支部队。在占领爱沙尼亚期间,德军征调了72000多名爱沙尼亚人入伍。

苏军阵营中的男主角尤里·约吉隶属于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1939年9月,苏军第8步兵军曾与德军协同入侵波兰。1941年8月,在乌克兰地区,苏军第8步兵军遭到了德军的毁灭性打击。1942年12月1日,苏军最高统帅部以爱沙尼亚共产党、从爱沙尼亚强征来的壮丁、苏联的爱沙尼亚少数民族等,组建了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下辖第7步兵师、近卫第19步兵师、第249步兵师。不过,苏军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中的爱沙尼亚人并不像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那样多。爱沙尼亚人只占30%—40%,超过半数的官兵为19世纪爱沙尼亚移民的后裔或苏联的其他民族。

银幕上的攻防战

影片以苏军猛烈的火力准备作为开场,“坦能堡”防线战役在银幕上拉开序幕。正如字幕所示,这里只是用“坦能堡”命名了防线。真正的坦能堡,在当时的东普鲁士,今属波兰,而并非电影中“坦能堡”防线所在的爱沙尼亚。

1944年7月26日,在纳尔瓦桥头堡成功地守卫了6个月后,德军撤往“坦能堡”防线。苏军追击而来,双方爆发了“坦能堡”防线战役。苏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具有压倒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集结了136830人、150辆坦克、1680辆自行火炮和546架飞机。在火力准备阶段,苏军调集了9个步兵师的师属炮兵,火力强度远比电影序幕的场面猛烈得多。

德军“纳尔瓦”战役集群只有22250人,装备7辆坦克、70—80辆自行火炮和49架飞机。德国党卫军第3装甲军驻守蓝岭,或译为“西内玛岭”。蓝岭从东向西分部着三座高地,分别为“孤儿”山、“掷弹兵”山和“塔”山,海拔仅为20—50米。德国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与党卫军第4“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旅,自北向南,部署于蓝岭之上。根据电影字幕的提示,男主角卡尔·塔米克隶属于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第47掷弹兵团第3营第9连第3排。

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进入阵地后,他们装备的各种轻武器也悉数登场——德制P38式9毫米手枪、MP38式9毫米冲锋枪、StG44式7.92毫米突击步枪、K98k“毛瑟”式7.92毫米步枪、MG42式7.92毫米通用机枪、M24式长柄手榴弹、M39式卵形手榴弹与“铁拳”式反坦克火箭筒,缴获自苏军的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PPS-43式7.62毫米冲锋枪、装有PU式狙击镜的SVT-40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与M41式82毫米迫击炮。

如此“豪华”的配置,很可能是导演、美术指导或道具师的刻意为之,观众中的军事爱好者必然大呼过瘾。或许有人会质疑,为什么德军会装备这么多缴获自苏军的枪械。实际上,这完全符合真实的历史。在东线战场,几乎每个德军步兵都想缴获射速高、火力猛的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二战初期,德军没有半自动步枪,缴获的SVT-38式和SVT-40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就成了“抢手货”。后来,德军研制了G41式和G43式7.92毫米半自动步枪。1944年,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中的狙击手装备G43式7.92毫米半自动步枪才更为合理。当然,现实中德军的步兵排很可能不会装备型号如此繁杂的枪械。根据电影中的配置,他们需要装备5种不同型号的子弹。对管理后勤的军需官来说,这简直就是噩梦。

电影中出现的苏军轻武器道具比较简单,包括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PPS-43式7.62毫米冲锋枪、M1891/30“莫辛-纳甘”式7.62毫米步枪、M44“莫辛-纳甘”式7.62毫米卡宾枪、DP-28“捷格加廖夫”式7.62毫米轻机枪与F1式破片杀伤手榴弹。电影中,苏军步兵的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装备的都是71发装弹的弹鼓。其装弹量大、火力持续性高,但故障较多、颇为笨重。实际上,在“坦能堡”防线战役时,苏军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大多已经换装了35发装弹的弹匣。

在电影中,德军阵地上出现的重型武器只有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与Pak 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其中,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是由苏制M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扮演的。抑或其表示的是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在使用缴获的M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使用它们击退了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的进攻。这显然带有艺术的夸张。苏德战争初期,德军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就完全无法对抗苏军T-34/76式中型坦克,就更不用说对抗1944年的T-34/85了。在电影中,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一炮击中T-34/85,迫使其乘员弃车而逃。从技术上看,这非常“不科学”。随后,另一辆T-34/85还击,将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炸得粉身碎骨。实际上,T-34/85发射的O-365式破片杀伤榴弹威力巨大。在反坦克炮附近爆炸,就足以杀伤炮兵或毁伤反坦克炮,并不需要直接命中。

Pak 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威力稍大,但对抗T-34/85依然吃力。在100米距离上,发射Pzgr.39式穿甲弹,其仍然无法击穿T-34/85的炮塔正面装甲,只能击穿车体正面装甲。发射Pzgr.40/1式钨芯穿甲弹,也只能在200米距离上击穿其炮塔正面装甲,在400米距离上击穿其车体正面装甲。T-34/85的车体正面装甲只有47毫米,但布氏硬度达到了350,且具有60°法线角的倾斜度,对抗中小口径动能弹的效果极佳。在这种情况下,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手上唯一有把握对抗T-34/85的武器,就只剩下“铁拳”式反坦克火箭筒了。

实际上,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装备有Pak 40式75毫米反坦克炮,足以在1300米距离上击穿T-34/85的正面装甲。电影中没有出现这种反坦克炮的道具。不过,在真实的“坦能堡”防线战役中,苏军不止动用了T-34/85。当时,苏军出动了6个坦克团,装备了不少IS-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Pak 40式75毫米反坦克炮也很难对抗这种“钢铁巨兽”。

如果观察得足够仔细,观众中的军事爱好者会在电影中发现一辆“奇怪”的T-34/85道具车。这辆T-34/85作为坦克残骸停在战场上,炮管要比其他的T-34/85更短更细,看起来更像T-34/76,但炮塔的大小又与T-34/85相同。实际上,这辆没有炮管的T-34/85已经报废。制片方废物利用,为其装上了尺寸不符的炮管,放在片场“扮演”坦克残骸。

根据电影的设定,7月28日凌晨,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第47掷弹兵团第3营通过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的阵地,向苏军攻占的“孤儿”山发起反击。在此片段中,导演毫不避讳地展现了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当场屠杀苏军战俘的情节。在真实的“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当时展开反击行动的是德国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师属侦察营与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第47掷弹兵团第1营。激烈的堑壕战一直持续到天亮之后,双方损失惨重。当晚,德军突击队再次发起猛烈的反击,最终在苏军坦克的阻击之下功败垂成。

在《拯救大兵瑞恩》与《1944》中,都出现了德军MG42式7.92毫米通用机枪。《1944》中MG42式7.92毫米通用机枪的枪声,听起来相对“温柔”,火力不够猛烈,没能完全体现出“撕麻布”的声效。不过,《1944》对军装的考究并不差。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的穿着,既有原野灰色军服,也有带有斑点的迷彩服。他们左臂的法西斯鹰徽标志之下,还带有象征爱沙尼亚国旗的“蓝、黑、白”三色标志。电影中出场的德国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官兵,左臂的法西斯鹰徽标志之下,带有象征着丹麦国旗的红底白十字标志。更为敬业的是,片头的攻防战,就是在当年蓝岭之战的战场旧地拍摄的。

在电影中,“坦能堡”防线上的德军似乎只守了几天就撤退了。实际上,“坦能堡”防线战役从1944年7月25日一直持续到了8月10月。面对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苏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德军“纳尔瓦”战役集群赢得了“坦能堡”防线战役的胜利。苏军35000人阵亡或失踪,135000人负伤或患病,共损失17万多人、157—164辆坦克。德军2500人阵亡或失踪,7500人负伤或患病,共损失1万多人、6辆坦克。

苏军遭到重创后无力继续进攻,“坦能堡”防线上的平静一直持续到了9月。1944年9月14日,苏军波罗的海沿岸第1、第2和第3方面军发起“里加”攻势,准备切断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退路,希特勒才同意德军“纳尔瓦”战役集群撤退。

在电影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在撤退的路上遇到了爱沙尼亚民兵。有些民兵背着少见的M28“莫辛-纳甘”式7.62毫米步枪,是苏制“莫辛-纳甘”式步枪的芬兰仿制型。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帮助当地平民时,遭到了苏军伊尔-2式攻击机的空袭。这个片段很难说就是对苏军的恶意丑化。在高速掠过的情况下,飞行员也很难确认地面上的车队究竟属于德军,还是平民。即使是平民,也不妨碍苏军进行空袭。1941年,苏军就曾屠杀过爱沙尼亚平民,何况大多数爱沙尼亚人都仇视苏联。

苏军伊尔-2式攻击机被德军称为“黑死神”,装备2门23毫米机关炮、2挺7.62毫米机枪和1挺12.7毫米后射机枪,可挂载600千克重的炸弹或火箭弹。电影中刻意模仿了2门23毫米机关炮扫射时低沉而铿锵有力的声效,但炮弹击中试图扑救小女孩的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时,对其杀伤力的刻画还不够真实。23毫米机关炮发射的炮弹击中人体后,杀伤效果绝对不会是“一团血雾”那么简单,而是会将人体彻底打成碎块。

随后,在林间的田野上,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伏击了沿着公路开进的苏军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第249步兵师第917步兵团第2营第6连的车队。除了T-34/85式中型坦克之外,还出现了2辆SIZ-5式和1辆SIZ-6式卡车。在战斗中,苏军狙击手使用装备了PU式狙击镜的M1891/30“莫辛-纳甘”式7.62毫米步枪,击毙了使用SVT-40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的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狙击手。苏军阵营中的男主角尤里·约吉,使用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击毙了德军阵营中的男主角卡尔·塔米克。

苏军军官无意间听到了喊出命令的德军军官说的是爱沙尼亚语,才发现对手与自己同为爱沙尼亚人,遂下令停火。停止厮杀的同胞不知所措地伫立在田野上尴尬地对视时,一个民族的悲剧也就在这戏剧性的场面之中蔓延开来。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慌忙地撤离了战场,苏军爱沙尼亚步兵也没有再进行追击。爱沙尼亚观众坐在银幕前,看到此情此景,心中的滋味,大概是我们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手持德制StG44式7.92毫米突击步枪(左)与苏制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右)。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手持装有PU式狙击镜的苏制SVT-40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在战壕中严阵以待。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使用德制Pak 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轰击苏军坦克。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的德制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阵地。实际上,这门Pak 36是苏制M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扮演的,也可以理解为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使用了缴获自苏军的M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使用的苏制M41式82毫米迫击炮。

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与步兵遭到了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的炮击。剧照左侧处于瘫痪状态的坦克残骸,是使用报废的T-34/85式中型坦克改装而来。其炮管比T-34/85式中型坦克更短更细,看起来更像T-34/76式中型坦克。

爱沙尼亚民兵背着M28“莫辛-纳甘”式7.62毫米步枪,是苏制“莫辛-纳甘”式步枪的芬兰仿制型。还有个爱沙尼亚民兵手持苏制PPS-43式7.62毫米冲锋枪。

西进的钢铁洪流

放走了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导致了苏军爱沙尼亚步兵连长与政委的争吵。正如之前的片段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拒绝喊“希特勒万岁”并打算用希特勒的照片当厕纸,在苏军中服役的爱沙尼亚官兵也很不待见苏联。政委离开之后,有爱沙尼亚士兵表示“克里姆林宫已经完全不要脸了”,旁边的狙击手立即恶心得吐了口水。

在上车继续进发之前,连长嘱咐尤里·约吉代管指挥,并掩埋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的遗体,不要让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NKVD)发现。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是苏联的秘密警察机构,也是“大清洗”的主要执行机构,下设武装力量苏联内卫军。显然,苏军爱沙尼亚步兵对政委和臭名昭著的内务人民委员会,都没有任何好感。

掩埋了双方阵亡官兵的遗体后,身着便服的苏军爱沙尼亚步兵遇到了昨天还给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提供伙食的大叔大婶。他们“不明真相”地将苏军爱沙尼亚步兵当成了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的友军,还想给他们食物。苏军爱沙尼亚步兵塞给他们罐头时,大叔还感叹“这看着就像高档的德国货”。然而,当苏军爱沙尼亚步兵换上军装时,大叔大婶就明白了过来。大叔曾经参加过抗击苏俄的爱沙尼亚独立战争,不可能对苏军有任何好感。大叔大婶以敌视的眼神,目送苏军爱沙尼亚步兵一路开往爱沙尼亚首都塔林。

在此片段中,苏军爱沙尼亚步兵送给大叔大婶的罐头,是非常考究的道具。大叔不认识罐头上的英文,因此将其当成了“高档的德国货”。实际上,这些罐头是正宗的“美国货”——美军C型口粮中的豆子炖肉罐头。二战时期,根据《租借法案》,美国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包括664600吨肉罐头。这些肉罐头相当于苏联罐头总产量的108%,或苏联肉类总产量的17.9%。在电影中,制片方没有随便找个铁皮盒充当美援罐头,而是认真地重制了道具,甚至给了特写镜头。就从这点来看,《1944》就完全值得粗制滥造的中国国产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学习。

10月5日,苏军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第249步兵师登陆萨雷马岛。根据电影的设定,11月17日,苏军第249步兵师第917步兵团第2营第6连接收了新兵,包括曾在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服役过的士兵。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当德军准备西撤时,很多爱沙尼亚人决定留在祖国,继续抗击苏军。有些爱沙尼亚官兵甚至开始袭击撤退的德军,以获取武器装备和物资,以备与苏军展开长期的游击战。有些爱沙尼亚人迫于生计,也可能加入了苏军。

11月19日,在萨雷马岛,苏军第249步兵师向德军第23步兵师第67“波茨坦”掷弹兵团据守的索夫半岛发起最后的进攻。在电影中,苏军以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进行了猛烈的火力准备。二战时期,作为师属炮兵的主力装备,苏军每个常规步兵师装备16门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

不过,德军也能够得到强大的火力支援。在战斗部署阶段,尤里·约吉就提到,萨雷马岛海域有德军军舰。有战友问,我们“坚不可摧”的红海军呢?他得到的答案却是“在喀琅施塔得孵蛋”。实际上,与钢铁洪流般的苏联陆军相比,二战时期的苏联海军的确算不上强大。即使进入了反攻阶段,苏军波罗的海舰队有限的水面舰艇,也无法直接挑战德国海军。

当时,在萨雷马岛海域负责向德军第23步兵师提供火力支援的是“希佩尔海军上将”级“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另有4艘鱼雷艇与之协同作战。德军“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装有8门203毫米舰炮、12门105毫米舰炮、8门20毫米高射机关炮和12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944年11月20日—21日,在支援德军第23步兵师的战斗中,其8门203毫米舰炮发射了500发炮弹。在电影中,沿着泥泞的小路前进的苏军坦克和步兵,遭到了德军“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的密集炮击。但是,电影再次弱化了炮击的火力强度。203毫米舰炮发射的榴弹威力惊人,炸点会形成巨大的弹坑。如果直接命中坦克,甚至能将其炸成“零件状态”,就更不用说轰击毫无防护的步兵了。然而,电影中“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发射的炮弹,几乎没什么威力。爆炸效果看起来更像60毫米或81毫米迫击炮发射的炮弹,造成的破坏甚至不如片头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发射的榴弹。

当然,烟火特效没有制作真正的203毫米炮弹爆炸效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中国大部分的影视作品中,炮弹、炸弹和手榴弹的爆炸特效,通常都是用点燃的汽油制作出来的。在西方国家的影视作品中,同类的爆炸特效,通常都是用炸药制作出来的。就逼真效果来看,炸药的效果要远优于汽油。在真实的战场上,除非是燃烧弹或凝固汽油弹,否则炮弹、炸弹和手榴弹的爆炸,在视觉上只是扬起了灰土,造成了烟尘,并不会有持续和剧烈燃烧的火焰。但是,在拍摄影视作品时,汽油制造的爆炸效果,远比炸药安全。汽油的安全距离相对固定,只要不被火焰波及,就不会造成伤害。炸药的安全距离则不稳定,爆炸会形成冲击波,飞起的石块、玻璃碎片、铁片和木屑等杂物,都可能对演员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制片方也就不可能用太多炸药制作爆炸效果。毕竟炸点距离演员很近,爆炸强度太高,会造成事故。如果设定的炸点太远,拍摄出来的情景又体现不出苏军冒着炮火前进的效果。

苏军坦克和步兵突入德军阵地,双方展开对射。德军步兵使用了“坦克杀手”式反坦克火箭筒,发射的火箭弹击中了编号为183的T-34/85式中型坦克炮塔,但未能将其击毁。实际上,“坦克杀手”式反坦克火箭筒发射的火箭弹,破甲深度能够达到150毫米,足以击穿T-34/85的炮塔装甲。如果一定要找个未能击穿的理由,那就是炮塔的楔状外形导致火箭弹命中时的入射角太小,爆炸后产生的金属射流只是沿着炮塔侧面“擦”了过去。

随后,苏军爱沙尼亚步兵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堑壕战。德军步兵负伤后,甚至用M39式卵形手榴弹与苏军爱沙尼亚步兵同归于尽。当苏军爱沙尼亚步兵抓获德军战俘后,他们采取的手段与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对待苏军战俘的手段完全相同——当场击毙。

根据电影的设定,11月22日,在肃清萨雷马岛的战斗中,苏军第249步兵师第917步兵团第2营第6连抓获了几个被德军强征的爱沙尼亚少年。政委命令尤里·约吉枪毙他们,但他拒绝执行命令。政委掏出TT-33“托卡列夫”式7.62毫米手枪,当场打死了尤里·约吉。至此,电影中的两个男主角全部阵亡,他们均死于爱沙尼亚人之手。当政委威胁连长执行屠杀爱沙尼亚少年的命令时,躲在后方的狙击手以冷枪击毙了政委。

在《1944》中,从“坦能堡”防线的蓝岭,到波罗的海的萨雷马岛,战火一直在爱沙尼亚的国土上燃烧,厮杀的双方不乏爱沙尼亚人,实现的却是德国和苏联的利益。最终,爱沙尼亚人成了解放祖国的“胜利者”,但成了炮灰的失败者也是爱沙尼亚人。在这场爱沙尼亚人打爱沙尼亚人的战争中,爱沙尼亚人绝不会是赢家。

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扛着德制“铁拳”式反坦克火箭筒

苏军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第249步兵师师属炮兵的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猛烈轰击德军防线。

德军“希佩尔海军上将”级“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在萨雷马岛海域炮击进攻索夫半岛的苏军。

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发起冲锋,手持K98k“毛瑟”式7.92毫米步枪的德军步兵四散奔逃。

爱沙尼亚之殇

二战的落幕,并不意味着爱沙尼亚痛苦的终结。由于战争时期与德军合作,苏军对爱沙尼亚进行了恶毒的报复,不仅采取了大规模的搜捕和处决,还将部分爱沙尼亚领土强行划归俄罗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爱沙尼亚抵抗组织“森林兄弟”的游击队与苏军展开周旋,有组织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1948年。1949年5月,苏联开始将爱沙尼亚人流放到苦寒的西伯利亚,并将俄罗斯人迁入爱沙尼亚,以改变其民族构成。1952年,爱沙尼亚的爱沙尼亚人,只占了总人口的48%。相比之下,11年前,爱沙尼亚的爱沙尼亚人,占总人口的90%。1978年,爱沙尼亚最后一名坚持战斗的游击队员被捕,抗苏斗争彻底结束。

1991年8月19日,风雨飘摇中的苏联爆发了“八·一九”政变。8月20日,爱沙尼亚宣告独立。9月6日,苏联正式承认爱沙尼亚的独立。1994年,俄罗斯撤出了全部驻爱沙尼亚的俄军。然而,惨痛的历史教训,使爱沙尼亚对苏联和俄罗斯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感。2004年,爱沙尼亚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欧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作为与俄罗斯接壤的国家,爱沙尼亚站到了北约东扩的最前沿,使两国关系更为复杂化。

本文TAG: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传奇手游发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