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手游科举答题器(天龙八部手游科举答题器)

admin 2020-11-18 传奇手游三端 111 ℃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正文

1635年,明朝著名文学家叶绍袁先后失去了“林黛玉原型”三闺女叶小鸾、大闺女、二儿子和小儿子。他仰天长叹:为何我家这么苦啊!

叶绍袁疑心叶小鸾生前有心愿未了,便向民间扶乩大师金圣叹发出了邀请函。

好不容易来了这么大的生意,金圣叹赶忙翻阅了叶小鸾生前的各种资料,随后敲响了叶府大门,并在一个铺满沙子的磨盘上,执一支笔开始了“对亡灵十问十答”:

“可犯杀否?”“曾犯。曾呼小玉除花虱,也遣轻纨坏蝶衣。”

“可犯淫否?”“曾犯。晚镜偷窥眉曲曲,春裙亲绣鸟双双。”

……

清朝著名才女叶小鸾

听毕,叶绍袁一家老小早已泪如雨下——这是叶小鸾才能说出的话啊。

顿时,他们将金圣叹奉若神明,全家人的心病也不药而愈。

这扶乩到底是什么,真有那么神奇吗?

其实,它就类似前几年大火的笔仙。

难道金圣叹是个骗子吗?不,他是梁启超口中的遗憾:“恨《红楼梦》《茶花女》二书出现太迟,未能得圣叹先生之批评。”

他是鲁迅口中“拾人牙慧”之人,是高晓松口中的“狂人”,是郭德纲口中游戏人间、“恃才傲物”之人。

金圣叹身上究竟有哪些故事,让他能被古今300余年来的各路名人议论纷纷?

与世界格格不入

1668年,金圣叹7岁,家道已中落,父母双亡,他不得不靠亲戚接济度日。

寄人篱下的生活,让金圣叹过早地体会到人世艰辛。

不过,亲戚们倒也待他不薄,两年后就将他送入私塾读书。

当时,十年苦读、参加科举、扬名立万,是所有读书人的必经之路,但小圣叹却与他人不同。

他看不惯八股文的腐朽之气,认为那些东西禁锢思维。

所以,每当教书先生在课上“之乎者也”时,金圣叹就猫在书桌里翻看《水浒传》、《西厢记》等禁书,并成为了宋江第一黑粉。

在他看来,宋江的成就都是依靠李逵的衬托,他“千人千面”,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圆滑世故得令人不耻。

这些经历,为金圣叹后来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不过,当时的金圣叹太小了,性格中的不羁与反叛还没能让他“坦然地与世界格格不入”。

直到6年后,金圣叹第一次参加高考,当时的作文题目出自《论语》,孔老先生为表达入世的重要性喟然发问:“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

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我怎么能像树上挂着的葫芦,可以看而不可以吃呢?

这篇高考作文的规则,就是以这句话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金圣叹看后,轻蔑一笑,在考卷上画下一个和尚和一把剃刀后,草草交卷。

阅卷老师看完后一脸懵B,私下找到金圣叹要一个解释。

金圣叹说:“用一把剃刀把人头发剃了,就是和尚的样子,跟葫芦长得多像啊,这是避世的态度,不是入世的态度。”

阅卷老师一听,差点气晕过去,真是大胆,孔圣人的话你也敢反驳?

回去后,考官在金圣叹的考卷上画了个大鸭蛋。

你以为金圣叹从此要远离科举了?不过,第二年他又参加了考试。

这一次,高考作文是篇命题作文,孟子云:“四十不动心。”

金圣叹读完题目,莞尔一笑,大笔一挥写道:

“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蒹葭白露而外,有一美人。试问夫子动心否?曰: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

一连39个动,把阅卷老师气得鼻孔冒烟,他再次找到金圣叹问道:这一次你又是什么意思?

金圣叹解释道:“孟子说四十不动心,那我看到那么多金银珠宝,还看到美人,前39年确实动心啊。不过,到了40岁就不动心了。”

阅卷老师摇头叹息,拂袖而去,又送给金圣叹一颗鸭蛋。

等到了第三年,金圣叹又参加了高考,这一次遇到的也是个命题作文——“西子来矣”,是以西施到吴国潜伏、曲线救国为史料的。

金圣叹看过考题后,提笔写道:

“出其东门,西子不来;出其南门,西子不来;出其北门,西子不来;出其西门,西子来乎?西子来矣。”

阅卷老师看到这样的答案后,倒吸了一口冷气,翻看答题者的名字,惊呼:“什么,又是金圣叹?”

他气急道:“西子来了,你走吧!从此金圣叹不可以再参加高考!”

金圣叹就这样被挡在了高考门外,这下,他可不服气了,立刻改了个名字,叫金人瑞,继续四战高考。

这一次,金圣叹认真答题,只为争一口气。

结果出来了,他直接考了个乡试NO.1,也就是秀才。

如此看来,也算“浪子回头金不换”了,他升官发财的日子,指日可待。

可这一切在金圣叹看来,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能行的一场游戏,什么功名利禄,不过过眼云烟,人生最美好之事,不若浮一大白。

这次轮到“放浪不羁爱自由”的金圣叹拂袖而去了,他回家喝了几杯酒后,又产生了一个新想法。

离经叛道的选择

金圣叹生活的年代是明朝末期,宦官当道,官官相护,民不聊生。

人民的苦难被金圣叹看在眼中,但对于他这样的小人物来说,像宋江一样劫富济贫,简直如痴人说梦,不可实现。

那要做点什么,才能让人们在乌烟瘴气的人生中,得到一丝温暖与慰藉呢?

金圣叹想到,可以通过疏导人内心之苦来帮助他人。

而后,他义无反顾地踏入了心理学领域。

只不过,那个时代说心理学没人懂,但如果披上占卜的外套,就会有很多人前来求一份心安,甚至说出一些心里话。

金圣叹就这样成了一名扶乩师。

从业多年,他渐渐积攒了一些人气,直到崇祯八年,叶绍袁找他,也就上演了开头那幕,之后他的事业如插上了翅膀,直上云霄。

真印证了那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按理说,事业顺利,有更多人找来,他应该可以用此赚钱,到达人生巅峰了。

但金圣叹可不干,他觉得一帆风顺、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实在太无聊了,要再找点乐子才行。

他突然想到那本,被他翻来覆去读了几十遍的《水浒传》。

1641年的一天,金圣叹在孤灯下冒出一个念头:宋江说白了就是江湖土匪,他这样的人应该一直反叛下去,怎么能被招安呢?招安也就罢了,怎么能一朝努力,就考取了功名呢?这置十年寒窗苦读之人于何地?

于是他奋笔疾书,给《水浒传》写了许多批注,不仅如此,还将120回的《水浒传》拦腰斩断,只留了前70回。

很快,金圣叹自费出版了70回版本的《水浒传》,很多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来了扶乩大师的作品,可他们发现,只要打开一看,根本停不下来。

在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营销下,金圣叹版《水浒传》被一抢而空。

那是个“洛阳纸贵”的时代,人们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买金圣叹批注的书,可见其畅销程度。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褒贬不一的舆论态度,让金圣叹看到了商机。

接着,他又批了《西厢记》,他说:“《西厢记》断断不是淫书,此乃妙文。有人来说《西厢记》是淫书,此人日后定堕拔舌地狱!”

他还说要将男女之情与其他感情分开:“圣人礼制亦不费情欲。”

这些言论,瞬间点燃坊间舆论,很多人骂金圣叹不知廉耻、风流下作。

不过,顺治帝却在看完他批注的《西厢记》后说道:“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

有了顺治帝的赞誉,又有了无数人的骂名,金圣叹觉得人生真是太爽了,毕竟赞美他的人是皇上,骂他的人也解了压。

被皇上和众多黑粉激励着的金圣叹,加足马力,很快又给中华名著排上了序——《离骚》第一,之后依次是《南华经》、《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

因为这个榜单,金圣叹又大火了一把。

“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的金圣叹,早已被看不惯他的人盯上了,可他不仅没有发现,还用自己的反叛影响了一批人。

逆势而为 挺身而出

1661年,金圣叹人生中的最后一年,这一年,苏州吴县来了个新知县,叫仁维初。

他亏空百姓粮仓,还用鞭打百姓的方式,逼迫百姓上交税务,简直是一个明晃晃的贪官。

仁维初的行为,遭到了众多群众和有识之士的不满,弹劾的折子一封封递上去,奈何当时顺治帝身体已经欠佳,卧床多日不起。

顺治十八年三月初,初春虽至,但大地仍一片肃穆寒凉,在这样的时节里,顺治帝驾崩了,一时间举国悲痛。

金圣叹心中,弥漫着说不出来的苦楚,那个曾说他评《西厢记》很好的人,离开了人间,再也看不到那些饱受仁维初折磨的苦难人民。

可悲伤有什么用?不如撸起袖子加油干。

金圣叹带头起草了一份弹劾状,递给了苏州巡抚朱国治。

这朱国治也不是善茬,他是仁维初的上司,原本就官官相护,更何况,他也贪,如果把仁维初处理了,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正在朱国治火冒三丈、不知如何回复金圣叹之时,金圣叹带着一千多人到孔庙聚集,他们一边为先帝去世哭诉,一面痛斥仁维初的恶行。

历史上著名的“哭庙案”,由此拉开帷幕。

朱国治见状,明白如果再放任金圣叹等人,这件事的影响力将不断增大,到时候就压不下来了,还会殃及自己。

为了平息这场“抗粮游行”,朱国治下令以“惊动先帝之灵,摇摆人心,疏于王法”为由,逮捕了金圣叹等18位“主犯”。

几乎没怎么审理,金圣叹和其他人就被判了死刑。

在狱中等待行刑的日子,金圣叹没有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中沉沦,相反,他忽然想起几年前在一家寺庙中闲住时,院内住持给他出的一个上联:“半夜三更半。”

这是恃才傲物、放荡不羁的金圣叹,平生第一个回答不上来的问题。

在监狱中、临近中秋的日子,金圣叹仰望窗外月光,突然灵光一闪,动笔写下:“中秋八月中。”

他内心大喜,找来狱卒将这封信快马加鞭地送到住持手中。

住持看到这个下联后,红了眼,声音颤抖地说:“好对子,好对子。”

又过了几天,金圣叹的儿女来看他,一见为民抱不平,却惹来杀身之祸,衣衫褴褛且消瘦的父亲,他们失声痛哭。

看着孩子们的眼泪,金圣叹心疼极了,他想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便说道:

“别哭了,我给你们出个对子吧,上联是:莲(怜)子心中苦。”

人在如此悲伤的情况下,怎么还能对出对子呢?

见两个孩子都不答,金圣叹微微叹气道:“我来对吧,下联是梨(离)儿腹内酸。”

说罢,三个人都悲伤不已。

这是金圣叹人生中为数不多展现痛苦的时刻,可其实,悲凉始终是他的人生底色。

不过,为了让悲凉不成为人生的主旋律,金圣叹再次上演了颠覆瞬间。

死前的反叛宣言

临刑前夜,金圣叹叫来狱卒说:“我要给儿子写一封家书。”

狱卒一听,大名鼎鼎的文学批判家金圣叹要写遗嘱了,肯定是很重要的事,赶忙拿来纸笔。

结果狱卒看完后差点崩溃,因为金圣叹在纸上写道:

“大儿亲启:花生与黄豆同食,大有胡桃之滋味,此法一传,吾无一憾矣。”

第二天,在瑟瑟秋风中,金圣叹走上了刑场,忽然,八月的苏州飘起了鹅毛大雪。

金圣叹看着阵阵雪花,吟诗一首:“天悲悼我地亦忧,万里江山尽白头;一时太阳来吊唁,家家户户泪珠流。”

然后,他转过身子对刽子手说:“我这里有二百银票,你先砍我的头,这银票就归你了。”

刽子手欣然同意,紧接着,金圣叹要来一碗酒,大口大口地喝下肚中,豪迈地说道:“割头,痛事矣;喝酒,快事矣。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随着“咣当”一声,碗被金圣叹摔碎在地,刽子手手起刀落后,金圣叹的头颅在地上翻了几个跟头,有两个纸团随之滚出。

行刑官立马过去捡起来,一看发现,左耳滚落的纸团上写着“好”,右耳滚落的纸团上写着“疼”。

随着“好疼”两个字终结的生命,是金圣叹写给世间最后的“反叛宣言”。

反叛的姿态

金圣叹的一生,看起来放荡不羁,不按套路出牌,实际上,他一直在与不够美好的世界作斗争。

十几岁时,他是反对科举、反对教条主义第一人,用3次零分作文沉默地与八股文对峙。

二十几岁时,他是扶乩大师,披着神学的外套,用心理学的技能,治愈了无数人。

三十几岁时,他“腰斩水浒”,批注《西厢记》,开创中国批判文学之先河。

五十几岁时,他为百姓鸣冤,矛头直指贪官,上演350多年以来被人们铭记的“哭庙案”。

巅峰改行或带头闹事,嬉笑怒骂或为民喊冤,几乎每个关键时刻,我们都能洞悉到金圣叹骨子里的反叛精神。

可却鲜少有人洞悉,金圣叹传递的反叛不是叛逆,是灵魂在面对不够美好的世界时,挣扎向上的一种姿态。

倘若有一天,你的思想受到束缚,你的生活遭遇不幸,你的前路充满迷茫,勇于反叛吧,让自己在这充满艰辛的人间,热烈且自由地活着。

. END .

【文| 弋一 】

【编辑| 毛毛雨】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现实版潘金莲嫁1米4的亿万富豪,出轨后分800万家产又杀夫,真狠

本文TAG: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传奇手游发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