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之光2修改器怎么用_火炬之光2修改器网盘

admin 2022-01-02 热门手游 111 ℃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正文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3日电(记者 安俐)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将拉开大幕。当前,各项筹办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的关键阶段,有这样一群人正在加班加点,全情备战。他们是各行各业最平凡的劳动者,也是保障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进行的最不平凡的奉献者。他们创造着冬奥场馆里的“暖和光”,也和亿万民众一起期待着冬奥圣火点亮的燃情时刻。一起走进他们的冬奥故事!

“我在零下十度的赛场测试冬奥制服”

一月的延庆,气温已降至零下十度。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吹得人睁不开眼。这一天,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系列制服设计师、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博士生导师贺阳与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一起,身着冬奥制服样衣,登上了位于延庆小海坨山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最高处,他们要在这里进行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的测试工作。

赛时,大部分工作人员要在室外低温环境下工作,因此冬奥制服的保暖性、舒适性十分重要。冰天雪地里,作为设计师的贺阳不仅要关注穿在自己身上的冬奥制服样衣是否能抵御严寒,更要关注制服上运用的颜色是否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和谐。

为何要在冬奥比赛场地测试制服颜色?设计师贺阳解释道:“同样的一个颜色,在阳光下,在阴暗环境下,在雪地里,每换一个地方,颜色的感觉都不一样,我们要在不同环境下测试,选出最合适的颜色。”

技术官员制服的主体颜色采用了中性沉稳的长城灰色,外观上融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冬奥会核心图形雪山图景,通过颜色深浅的变换营造出飘逸灵动之感。但在赛场实地测试的过程中,贺阳发现,中午时分,阳光经白雪反射,会让周围环境变得非常亮,饱和度低的灰色,在强光照射下会变得更浅,无法达到醒目、易识别的效果,颜色还需要调整。

返回工作间,贺阳和学生们将冬奥制服标准色由深到浅逐一打样,反复调整、比对。“不光要用肉眼观察不同环境下颜色的深浅,还要用摄像机看,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制服颜色都是醒目的。赛场上,制服是最明显的身份标识,是流动的风景线,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贺阳说。

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贺阳就承担了奥运会、残奥会系列制服以及火炬接力服装的设计工作,她深知,比赛制服设计是一道“命题作文”。款式、标准色、核心图形都由奥组委规定,所有的设计都要在既定选题下发挥,“命题作文”如何写出新意,贺阳与团队下了一番苦功夫。

大年二十九,人们穿梭在商场、超市忙于置办年货,但对于贺阳来说,这只是一个普通又繁忙的工作日。距离冬奥制服交付国际奥委会只有不到几天的时间了,志愿者制服的设计还未通过审核。

最初版的志愿者制服,长城图案是平直摆放的,视觉上与核心图形“赛区山形”不统一,贺阳倾向于把长城元素也做倾斜设计。几番调整过后,制服图案虽不再僵硬死板,但贺阳依旧不太满意。“山形的尾部再虚化一点,这样会有滑雪时从山上俯冲下来的速度感。”书房里,贺阳一边细致地在稿纸上画出修改草图,一边在屏幕上飞快地打字,与学生交流修改意见。

“我们一家人都从事设计工作,我先生负责设计冬奥会奖牌,春节我们两个人在家里赶工。疫情减少了亲友间的聚会,我们用工作填满了这个特别的春节。”贺阳说。

2008年北京奥运会,贺阳如愿让灵动的祥云图案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设计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独具中国水墨画韵味的笔触勾勒出连绵的雪山,再次将传统文化和冰雪运动巧妙融合。穿越时空,年轻人与传统美学的共鸣,在这一刻被唤醒。

如今,国风国潮是最受年轻人们欢迎的时尚表达之一。无论是将汉服作为日常穿搭,还是将古韵古乐与流行音乐结合加以改编,归根结底都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向往。“近几年来,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上传统美学,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汉服、国潮,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回望。不光是满足个性,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转化的过程,更加深了年轻人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就像这次冬奥制服的核心图形——赛区山形,我们想表现的不只是山水本身,更是一种博大包容、仁者之风的情怀。讲好中国故事,不光是用文字去表达,还能通过意象、通过设计来体现。”贺阳说。

冬奥大幕即将开启,当身着“天霁蓝”的志愿者穿梭在赛场时,当身着“霞光红”的工作人员用热情打破冬日的冷寂时,那闪耀的文化自信之光,辉映于心。

“赛场上,0.01秒的差距也许来自服装和装备的不同”

人类对速度的追求从未停止。

2000年悉尼奥运会,伊恩·索普穿黑色连体紧身泳装,宛如碧波中前进的鲨鱼,劈波斩浪,一举夺得3枚金牌,他身穿的鲨鱼皮泳衣从此名震泳界。

同样的法宝也出现在冬奥赛场上。

1974年,瑞士选手弗朗茨身着创新连体速滑服进入赛场,这位平时名不见经传的选手竟滑进了前8名。自此,能够有效减小风阻的连体速滑服风靡世界。

2004年索契冬奥会上,短道明星查尔斯?哈梅林在男子1500米比赛中,身着根据空气动力学设计的连体服氨纶紧身衣,一举夺冠,再次让世界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追逐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奥运纪录的一次次刷新,离不开运动员的努力与天赋,也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加持。运动员的“战袍”早已不只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更是科技实力的体现、综合国力的缩影。

在北京服装学院的国家冬季运动服饰装备研发中心里,国家体育总局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中国冰雪科学家刘莉正在与师生们一起,研究一种新型的短道速滑服装面料。运动员们在做最后的冲刺训练,刘莉和她的团队也进入了比赛服的最后设计调试阶段。

短道速滑项目是中国队的优势项目,这支队伍被称为“王者之师”。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中国选手杨扬在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勇夺冠军,为中国实现了冬奥金牌“零的突破”。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女队更是包揽了女子短道速滑比赛全部金牌,创造了历史。比赛中,运动员滑行时速超过50公里,如风一般飞驰,决胜在秒的千分位。战术千变万化,运动员位置排列密集,极易发生肢体冲撞,因此对服装要求极高,既要减小阻力,又要解决防切割问题。

探索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国冰雪运动起步较晚,大部分运动员装备依靠国外进口。随着中国成功赢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大众冰雪运动时代宣告开启,冬季运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出资建成体育风洞实验室,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历年品牌赞助、海外定制的一批比赛服拿过去进行测试。”刘莉说。现实的结果摆在眼前,国外的供应商并没有把最好的科技应用在中国运动员的比赛服中。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们下定决心,一定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一定要自己解决关键难点。

突破研发困局的第一步,是要建立系统性的研发体系,这需要各个单位群策群力。清华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做服装的减阻机理设计,东华大学做减阻面料设计,广东德润纺织有限公司负责织造面料,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负责进行整体服装制作,北京服装学院执行风洞测试与效果反馈,并进行比赛服整体功能设计,整体研发链条形成上下游紧密的合作关系。刘莉介绍:“风洞测试极其耗时,总测试时长超过900小时,科研人员要花费2-3倍的时间在测试上。白天,运动员们需要进行风洞训练,所以服装风洞测试大多数在夜间或休息日进行。参与测试的工作人员以女性居多,虽然看起来瘦瘦小小,但扛起比自己还要高的人台来,毫不犹豫,说走就走。我们常说这是脑力和体力的双重锻炼。”

2021-2022中国杯速度滑冰精英联赛中,中国运动员高亭宇以33.83秒刷新了本赛季速度滑冰男子500米世界最好成绩。傲人纪录的背后,科技的助力不容忽视。为制作高亭宇的赛服,从模型入手到面料制造,刘莉和科研团队曾经对比过56种服装结构,单是帽型就做了21种,筛选出最适合中国运动员技战术特点的比赛服结构,经风洞测试将阻力下降超过了10%。

“在冬季竞速类比赛中,0.01秒就可以决定一块金牌的归属,这0.01秒的差距也许就来自服装和装备的不同。”这是刘莉与科研团队的坚持,也是奥运精神的另一种解读。“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意味着永不满足、勇攀高峰,也意味着征服自然的束缚、争取更大的自由。以科技换时间,当科技之光闪耀冰雪赛场,世界将感受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脉搏。当科技元素融入全民冰雪运动,大众燃情参与,“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将从愿景走向现实。

冬奥圣火即将在“双奥之城”北京点燃。“两个奥运”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时代的飞速发展,祖国的日益强大。弘扬奥运精神的路上,无数普通人都在散发着光亮。他们创造冬奥场馆里的“暖和光”,他们的付出汇聚成这座“双奥之城”最朴实动人温暖的烟火气,他们,是这座“双奥之城”的底气和信心。

本文TAG: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传奇手游发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