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43小游戏(439943小游戏)

admin 2019-03-27 手游开服表 110 ℃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正文

上世纪60年代,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带领下,兰考人民整治“三害”的事迹感人至深。

焦裕禄同志生前在田间劳动的情形。图|新华社

50年来,举国瞩目的兰考却长期头顶“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经济发展滞后。

而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兰考也通过努力实现脱贫,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积贫积弱……手里一副烂牌的兰考,是怎么打败贫困的?

文 |王乙雯 瞭望智库观察员

来源瞭望智库(zhczyj)

1 立下军令状:三年是宽限

10月,本应是金风送爽、谷物丰收的美好时节。

然而,1962年10月,兰考“三害”——内涝、风沙和盐碱形势严峻,全县36万人,近20万成为灾民;全县粮食亩产只有43斤,粮食产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一些食不果腹的老百姓只得远走他乡,踏上了逃荒之路。

20世纪60年代,兰考城关公社胡集大队的社员们一面养护林木,一面在农田里中耕。图|新华社

这次遭难,源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兰考地处九曲黄河的最后一道弯。

作为一条典型泥河,黄河每年携带的泥沙就有16亿吨,其中4亿吨沉积在下游的河床。黄河流到兰考形成了 “地上悬河”,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有决口之危。

据《兰考县志》记载,自1644年至新中国成立,305年间,兰考发生涝灾90多次;自清咸丰至解放战争,100多年间,兰考被风沙掩埋的村庄有63个。

兰考全境古道断堤遍布,有上百个风口,再加上整体地势低、地下水位高、盐碱含量高,“三害”压得代代兰考人喘不过气来。

这一年12月,在凛冽寒风中,穿着一身旧棉袄的焦裕禄来到兰考。

他看到被“三害”侵蚀的兰考,决心要摸清底数、查出原因。他组织并率领“三害”调查队,顶着狂风察风口、找风源;深入实地调查盐碱情况,蹚着积水,探察水流流向。

靠着自行车和双脚,焦裕禄跋涉5000余里,跑遍了兰考县各个角落,勘测所有沙/碱/涝的面积、分布情况及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

此后,焦裕禄委托县长张钦礼起草《关于治风沙、治盐碱、治内涝的三、五年规划设想》,同时送交地委和省委。时任省委第二书记何伟看到这份报告,决定亲自到兰考看一看。

何伟给出将兰考“一分为四”的激将法。

他把周边四个县的县委书记叫到办公室,并问在场的焦裕禄和张钦礼二人:“还有法没?要没法的话就采取把兰考分给周边四个县,这个困难看起来就不存在了,兰考这个县也就不存在了。”

新上任四个月的焦裕禄当即立下军令状:

“三年改变兰考面貌!三年是宽限,三年改变不了我死不瞑目。”

2 黄河欠债,黄河还

面对满眼的黄沙、坑坑洼洼的内涝地和白茫茫的盐碱滩,焦裕禄迎难而上, “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上世纪60年代,兰考城关公社社员们在疏通河道。图|新华社

在寒冷的冬夜,焦裕禄带着县委干部赶到火车站,只见成百上千的兰考人集聚在这里,有的是要外出讨饭,有的是讨饭回来,其情其景让人目不忍视。

自然灾害不解决,贫困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必须从“三害”下手:

*治风沙

张庄附近原来有一个27户的彭庄(现在已经被沙丘湮没了),魏铎彬之母的坟总是被风沙毁坏。后来,他把黄河淤泥挖上来、盖到坟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焦裕禄由此受到启发。埋在地下半米深的黄河淤土,兰考多得是,可以利用“翻淤压沙”的办法来治理风沙。

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斗,全县为害最大的一些沙丘都被淤土封上了,人们还在上面种了泡桐等树木。泡桐不仅能在沙窝快速生长,而且年年生根发新苗,可以陆续移栽,不用多投资,成林后既能挡风又能压沙。

焦裕禄把这种办法叫“贴上膏药”——盖上淤土,“扎上针”——栽上泡桐树。因此,泡桐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焦桐”。

*治盐碱

治理盐碱地的关键在于辨别其种类。

没钱购买先进机器进行检测,焦裕禄就去请教有经验的农民,原来,盐碱地分为盐碱、白不咸碱、卤碱、马尿碱等种类。他甚至还用自己的舌头尝辨别盐碱种类和土的含碱量,再尝试使用翻淤压碱、开沟淋碱、打埂躲碱、台田试种、引进耐碱作物等方法进行治理。

*治水涝

兰考治水涝的办法是从农民挖河排水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在连续几季基本绝收后,赵垛楼村的村民冒着倾盆大雨挖河渠和排水沟,与暴雨内涝搏斗。1963年秋天,他们的付出取得了回报——他们战胜了大暴雨,夺得了好收成,卖了8万斤余粮。

挖河渠和排水沟的办法成功了。于是,焦裕禄也带领兰考人民挖河、修闸、除涝……

兰考治“三害”工作开始取得显著成效时,焦裕禄肝病病情恶化,永远地离开了。

他生前的好搭档、时任县长张钦礼带领大家继续努力。他说,“现在,是兰考人民向黄河讨债的时候了。”

黄河水也有为人民造福的一面,全县一半以上土质比较好的高滩地都是黄河水留下的。黄河水紧沙、慢淤、清水碱,只要合理开发利用完全可以控制它、叫它停住,落下淤泥、把清水放走。

经引黄淤灌工程建设,昔日荒滩化身良田。同时,兰考还开办了数十个县、社工厂,填补了工业空白。

【注:“引黄淤灌”是针对黄河下游地区的,是将含沙量大的黄河水引入黄河堤坝后的低洼地区进行沉淀,清水用于灌溉,淤积下来的泥沙使低洼地区地势提高,它是一举多得的工程措施。】

据兰考县水利局退休工程师申显奎介绍,“这都是焦裕禄在任时制定的方案,陆陆续续到1975年,50多万亩易涝地基本结束、十几万亩的沙土地已经治理完毕,26万亩盐碱地90%已经治理好了。”

1976年,兰考从缺粮县变成了余粮县。

改革开放后,兰考率先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实现新的飞跃,兰考人告别了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的时代。

3 有余粮、有工业,为啥还那么穷?

虽然不再依靠救济,但兰考贫穷落后的县情仍旧没有改变。

2009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撰文指出:

“兰考的社会发展环境不够好。服务型政府建设滞后,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外地企业不愿来、本地企业难成长。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省工业‘十面红旗’帮扶兰考的项目和企业现在已基本销声匿迹。”

看到周边县市的发展,兰考加大了招商的力度。遗憾的是,不少项目急于求成、缺乏科学论证,最终不得不叫停,如百昱光电和福临银基服装城项目。

2013年,兰考县GDP为193亿元,按照全县人口83万计算,人均GDP仅2.3万元。无论是从GDP总量还是人均GDP数值上,兰考都与周边县相差甚远。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兰考调研。他叮嘱当地党员干部,要像焦裕禄那样到群众中去,“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早日脱贫致富”。

时任兰考县委书记在县委常委会会议上提出了被很多人压在心底已久的“兰考之问”——守着焦裕禄精神这笔财富50年了,为什么兰考至今还戴着贫困县的帽子?

是焦裕禄精神不管用吗?当然不是。兰考发展有限,恰恰源于焦裕禄精神没有得到大力弘扬。

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林治波在《兰考为什么还是那样穷?》的文章结尾写道:

“一个地方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的客观条件,但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一种精神的弘扬,有赖于一种氛围的普及。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给人以内心的触动。笔者以为,解答‘兰考之问’更根本的办法,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把那些背离焦裕禄精神的人拿下,让愿意弘扬焦裕禄精神的人上来。对于兰考如此,对于全国亦复如此。”

2014年,兰考县建档立卡时,全县有11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77350人,贫困发生率10.2%。

就在这一年,兰考作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庄重承诺。

兰考,终于要变了。

4 50年都没脱贫, 3年怎么干?

兰考,怎么办?

首先,领导干部带头真干、实干。

以前看焦裕禄的故事,兰考干部们总觉得“离自己远”。可自2014年一次激烈的民主生活会后,领导干部纷纷成了“拼命三郎”。

脱贫“百日攻坚”期间,县级干部带头,入户摸情况、理思路,每周至少在联系的贫困村住上一天,带动乡镇干部、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上掏真劲、实打战,形成了“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局面。

兰考县组织了54名县级党员干部、567名科级干部、3000多名机关在职党员对115个贫困村、5729户贫困户开展联系帮扶,实现了联系帮扶“全覆盖”。此外,兰考还率先出台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建立示范县16大项115个子项的工作台账。

当地还建了一个名叫“拼搏兰考”的微信工作群,兰考县领导班子、各乡镇以及各委办局一把手都在其中。群中不分工作日和双休日,每天从早上6点多到晚上11点多,都有人在群中汇报当天工作,县领导不时就他们的工作发表看法。

其次,兴产业、拔穷根。

产业不兴,经济就没有支撑。兰考从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到建设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园,从小微企业遍地开花到多家上市公司落户,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6年,兰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1124元和9943元,比3年前分别增长10164元和4297元。

在兰考脱贫过程中,“精准扶贫”频繁出现。

【注: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第三,怎么做到“精准”?

针对已脱贫的贫困户实施保险、产业扶贫、外出务工补助、大学生补贴、危房改造、雨露计划6项政策;针对未脱贫的一般贫困户,在落实以上6项政策基础上,增加医疗救助、中小学教育救助、光伏扶贫3项政策;针对未脱贫户中的兜底户,在落实以上9项政策基础上,将兜底人员全部纳入低保。

张庄曾是兰考84个风口中的最大风口。如今,张庄变成了脱贫的样板:水泥路修到村民家门口,网络覆盖全村,旧房普遍得以修缮,旱厕全部变成水冲厕所,全村711户实现“零危房”……

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张庄引进了一批产值高、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企业入驻,不断发展高效农业。除依托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发展高效菌菇种植外,还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建设179座蜜瓜大棚,村民不仅可以务工、分红,还可以承包瓜棚。

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开展和引进企业的入驻,张庄用工机会和岗位逐渐增多, “农民就地变工人,就业增收不离村”。其中,发展恒温厂房化褐菇种植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就吸纳了120多名村民常年就业,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

过去,泡桐、花生、大枣被称为兰考“三大宝”。如今,蜜瓜、红薯、花生成为了兰考的“新三宝”。张庄种的蜜瓜已经打入北京市场,还有张庄红薯、张庄香油、张庄花生糕、张庄老布鞋、张庄醋……这些往日的“土玩意”,正在成为城乡市场上的“香饽饽”。

几年努力下来,张庄村实现了村民1100多人的稳定就业,从过去的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左右;2017年,实现脱贫。

张庄的故事是兰考脱贫的缩影。同年3月27日,兰考成为河南省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的首个脱贫县——焦裕禄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5 故乡人、外地人,都是兰考的“推手”

家乡变美了,增收机会多了,不仅不少外出务工的兰考人返乡创业,还有更多外地年轻人来到兰考。

纪录片《走进兰考》讲述了几位“推手”的故事。

在亲朋好友眼中,兰考人师卫华有点“傻”,放弃深圳华为的工作,回到兰考做电商。

饥荒年代,红薯曾是兰考人的救命饭。然而,因为产销对接不畅,一些种植大户种植的红薯因为卖不出去,直接烂到了地里。

师卫华利用公司在多家电商平台开设的店铺展开让利营销活动。活动进行10天,网络销售量就达到了5万公斤!

同样钟情于兰考红薯的,还有一对上海白领夫妇商魏玲和何达华。他们看中了红薯的商机,辞职来到兰考种起了红薯。

为了找到适合兰考沙质土地的正确灌溉方式,“红薯夫妇”走了不少弯路。他们花了五六十万,买了3台大型喷灌机,结果,3个大家伙“水土不服”,基本上都废了。

他们改用喷灌带,可是雇工告诉他们:“这个法儿也不中!那个垄啊,全部都给冲垮了。”20多万再次打了水漂。“红薯夫妻”并没有气馁,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第三次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他们总算找到了合适的灌溉方式。

何达华坦言,“我们当初是带有一点扶贫和助农的期望值来到兰考,来了后看到更多的是希望,因为我们发现这是一块宝地。”

热爱生活的小两口还在红薯基地的小院里挖了个池塘,种上了荷花和果树。他们常常邀请上海的朋友来兰考,在小院里开个“烧烤趴”,那份惬意和自在,让上海朋友们很是羡慕。

从农业大学毕业后,“90后”小伙杨冲亚选择返乡创业。“风吹日晒、没刮胡子、一脸疲惫”,客户竟把他当成了“50后”。

几年下来,村民们发现,杨冲亚不管种啥,基本都能赚钱。种了半辈子地的村民们都跟着他选种,有问题请教他。

……

他们都是兰考的推手,将家乡的好都推出去;而兰考的发展前景和创业政策,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把更多的有志青年推回故乡的怀抱。

6 “焦桐”,让世界听到中国好声音

上世纪80年代,在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一户农家,上海民族乐器厂琵琶制作大师韩富生听到拉动风箱时风舌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得知那风箱是由泡桐木板制成时,他一阵惊喜。

2020年9月23日,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一位村民在家中弹奏古琴。图|新华社

原来,在沙土地生长的泡桐纹理细腻、木质疏松、不易变形、抗腐蚀性强,是制作民族乐器音板的绝佳材料。

实际上,兰考人很早就尝试通过泡桐致富,但最初只是制作销售风箱、灯座、电闸刀座。后来,人们逐渐开始学做乐器、开乐坊,培养出一批乐器匠人。

徐文献是这里最早的乐器匠人之一。学会技术后,他曾想过单干,但其妻子患病、因病致贫,没有本钱。2015年,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徐文献家申请了10万元扶贫贷款,建起了乐器作坊,当年就挣了8万余元。

生意越做越红火,65岁的徐文献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我们家能脱贫致富,得感谢栽泡桐的焦书记,更得感谢新时代党的扶贫好政策。”

“焦桐”化作古筝、古琴、琵琶、二胡等乐器,不仅奏出了美妙的音乐,也为兰考带来了利润丰厚的收益,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在当地105户600多口人中,有80多户从事古琴、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生产、加工和销售,从琴码、琴弦、整琴到琴桌、琴凳和箱包,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走进徐场村,主干道两侧的住户大门上几乎都挂着售卖古筝、古琴的旗幌,村子里还分布着宫、商、角、徵、羽五个小游园,沿街的宅院里不时传出切割、打磨木材的声音。

2019年,徐场村销售乐器十多万把,产值超过一亿元,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民族乐器村”。他们还把琴筝卖到海外,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好声音”。

不只是乐器,以泡桐为主的木材加工业正带来更大的奇迹和梦想。

在兰考火车站南边不远处的家居产业园内,木材经现代化流水线加工成型,成品家居被排队等候的货车运往全国各地。兰考县将家居产业红利向乡村延伸,在5个乡镇建设木制品专业园区,打造配套产业集群,从而将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2019年,兰考家居及木制品行业产值达到300亿元。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焦裕禄日记上,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资料:

1.兰考为何50年过去依然没有脱贫|第一财经日报. 2014.05.12

2.林治波:兰考为什么还是那样穷?|环球网. 2014.06.21

3.焦裕禄的“兰考经验”.何慧丽|2013-05-02

4.“焦裕禄精神在兰考”之二:黄河故道的旧貌新颜|映象网.2014.04.10

5.焦裕禄:一个人 一棵树 一种精神|中国绿色时报.2014.05.14

6.“精神高地”走出“经济洼地”——写在河南兰考脱贫之际|中国青年报. 2017.03.28

7.解密兰考之变(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民网.2017-03-28

8.《人民日报》上的兰考“三年脱贫史”|人民网.2017.04.05

9.河南兰考:70年的治黄史,凝聚着几代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中国青年网.2018-09-08

10.古琴“触电”瓜薯“触网” 电子商务激发兰考新活力|工人日报.2018.08.10

11.这个“推手”有点“傻”|映象网.2018.12.14

12.河南兰考:践行焦裕禄精神 奏响发展“奋进曲”|新华网.2019.07.26

13.焦裕禄兰考上任记|光明日报.2020.05.09

14.脱贫摘帽三年后,兰考奔向全面小康|半月谈 .2020.11.06

15.《一个都不能少:中国扶贫故事》节选(5)兰考县三年脱贫的秘诀:——“焦裕禄精神”+“四面红旗” |中国青年网.2020.06.28

16.从“兰考之问”到“兰考之变”——河南省兰考县精准扶贫案例|中国网.2020.06.02

17.兰考:盐碱滩上的新答卷——探寻黄河之美|经济参考报.2020.12.25

18.焦桐如柱,兰考换了新天|经济日报.2021. 03.03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宋彦霖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徐佳敏

本文TAG: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传奇手游发布网站